記者12日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再創新高,分別達到35.3萬輛和35.7萬輛。 9月,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依然出色,產銷環比和同比均呈增長,且產銷量超過上月,再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35.3萬輛和35.7萬輛,環比增長14.5%和11.4%,同比增長均為1.5倍。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呈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同樣保持迅猛增長。 1-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16.6萬輛和215.7萬輛,同比增長1.8倍和1.9倍。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延續了高速增長勢頭。 9月汽車產銷比上月有所好轉。9月,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07.7萬輛和206.7萬輛,環比增長20.4%和14.9%,同比下降17.9%和19.6%。1-9月,汽車產銷1824.3萬輛和1862.3萬輛,同比增長7.5%和8.7%。 1-9月,乘用車產銷1465.8萬輛和1486.2萬輛,同比增長10.7%和11%。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四大類乘用車品種產銷均呈增長。
發布時間:
2021
-
10
-
13
瀏覽次數:1
“目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呈現強勁發展勢頭,關鍵技術不斷突破,車載基礎計算平臺實現裝車應用,車載激光雷達、人工智能芯片算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日前舉行的2021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介紹,全國已有3500多公里的道路實現智能化升級,搭載網聯終端車輛超過500萬輛。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報告(順義指數2021)》預測,今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2023年這一數字將達到9000億元。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挑戰與問題隨之而來。如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企業家、專家紛紛建言獻策。 重塑汽車產業生態 在數字化和信息化雙重作用下,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技術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電動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新產品不斷推出。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正以一種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方式重塑汽車產業生態,并推進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 “憑借5G技術優勢,我國在車聯網相關信息通信技術標準上,目前已經處于國際引領地位,并在核心產品研發上具有一定先發優勢,在相關自動駕駛技術上,總體上與國際保持同步水平。”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張延川說。 “但同時我們應該看到,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仍面臨重要挑戰。”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總師辦副主任黃永和認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涉及的環境...
發布時間:
2021
-
10
-
12
瀏覽次數:1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 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部署能源改革發展工作,審議“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能源碳達峰實施方案、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等。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在北京主持召開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家能源委員會副主任韓正出席。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家能源委員會副主任韓正出席。 會上,發展改革委、能源局作了匯報。李克強說,能源是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大事。“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國能源發展、結構優化、高效清潔利用等取得明顯成效。當前,國際環境和全球能源格局、體系發生深刻變革,我國能源發展和安全保障面臨新挑戰。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按照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從國情實際出發,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當前和長遠的關系,統籌穩增長和調結構,深化能源領域市場化改革,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李克強指出,能源安全事關發展安全、國家安全。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
發布時間:
2021
-
10
-
12
瀏覽次數:1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馬路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不過,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問題一直沒能很好解決,國慶假日期間,有的新能源汽車車主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排隊4小時充電的新聞就上了熱搜。充電樁等充電設施不足,成為阻礙人們選購電動汽車的“攔路虎”。比如,在有的城市購買電動車,電動車企業一般都提供安裝充電樁的服務。但充電樁安裝條件苛刻,首先需要有個人產權的固定停車位,僅這一條就把很多人擋在門外。而且,充電樁進小區,在一些地方也不容易。再者,使用公共充電設施,需要面臨停車收費、燃油車占位、慢充樁耗時、充電時段沖突等難題。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催生了配套產業充電市場的火熱。然而,車主充電難、企業盈利難等問題,卻一直困擾著產業發展。由于前期投入大、使用率低、額外維護成本高、成本回收周期長,大多數企業往往建的充電樁越多,虧得越慘。不單純依靠充電服務盈利,依托其他業務板塊實現支撐,成為多數充電樁企業面臨的尷尬。只有解決充電難問題,才能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續航”。首先,充電設施網絡建設需獲得更多方面的支持,通過有關補貼和政策優化,幫助建設充電樁的企業得到發展便利。其次,通過市場化運作,建立專業充電服務機構,負責安裝、運營和保修,實行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的運營管理,提供精確定位、移動支付等服務,提升用戶體驗。再次,進一步提升相關技術,實現充電速度更快、電動汽車行駛里程更長。
發布時間:
2021
-
10
-
11
瀏覽次數:1
“以挪威為范本,展示歐洲增長戰略!”德國《IT時報》近日稱,被稱為“中國特斯拉”的蔚來汽車9月30日在挪威推出電動SUV ES8,并于10月1日在奧斯陸正式開設歐洲首家蔚來中心。除了蔚來,比亞迪、小鵬等中國汽車品牌,美國特斯拉、日本豐田等也都將挪威作為進入歐洲的首選之地。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分析說,在群雄并起還沒有形成優勢領導品牌的時候,中國新能源汽車切入歐洲將迎來巨大發展潛力。在制造、電池、控制系統等各方面不輸于歐美同行的情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擁有在歐洲“取勝機會”。“中國虎”躍入舊世界汽車市場坐落于卡爾·約翰斯大道33號的奧斯陸蔚來中心,總面積達2100平米,是挪威核心地區最大的用戶中心。該中心將提供汽車展示、上門取送車、生活方式產品展示和用戶社區等服務。“在挪威,電動車很普遍,到處能看到,”挪威華商會會長曹侃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挪威冬天冷,因此電動車冬天充電的次數要多,有些麻煩,雖然挪威充電基礎設施比較好,但距離完善還相差較遠。《環球時報》記者觀察到,歐洲媒體最關注的是蔚來汽車在歐洲提出的BaaS電池租用服務。蔚來挪威總經理海勒表示,BaaS電池租用服務提供車電分離、電池租用、可充可換可升級的全面服務。用戶在購車時不需要購買電池包,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選擇租用不同容量的電池包,按月支付相應的服務費。蔚來還將在2022年底前在挪威建設20座...
發布時間:
2021
-
10
-
11
瀏覽次數:1
“雙碳”目標下,汽車市場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我國汽車企業在傳統汽車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研發方面頻頻突破,多條技術線路“百花齊放”。主流車企抓住機遇,為企業品牌注入了低碳發展的新元素,新能源概念也有望成為中國汽車品牌發展的“新力量”。 國慶假期,不少鄭州市市民來到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參觀2021第三十四屆秋季大河國際車展。圖為市民在小鵬汽車展臺參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前8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1.3萬輛和179.9萬輛,同比均增長1.9倍,累計銷量滲透率已由年初的5.4%提高到接近11%。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預計,按此態勢,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預計超過260萬輛,增幅有望超過90%。 專家表示,把握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賽道上的優勢,將是中國汽車產業改變“大而不強”格局、中國汽車品牌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契機。當前不同技術路線“百花齊放”,車企的發展重點各有不同,也給了消費者多樣化的選擇。 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云飛表示,在目前的配套環境下,無車家庭在購買第一輛車時,選擇純電動汽車仍有一定的顧慮,插電混動汽車更具吸引力,純電動汽車則更適合解決家庭第二輛車的需求。他認為,插電混動這條賽道市場容量很大,但目前行業關注度還不夠。堅持插電混動和純電動“兩條腿”走路,推出更具競爭力的新車型,有...
發布時間:
2021
-
10
-
09
瀏覽次數:1
截至10月7日,已有117家公司發布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96家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為82.05%,當中更有50家公司預計凈利潤最大增幅超過100%。 在預增陣營中,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為代表的賽道股和以鋼鐵、化工為代表的周期股表現最為搶眼——前者擅長高增長,可謂鋒芒逼人;后者強在絕對值大,更似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新能源汽車、電子領銜賽道股高增 10月7日晚,多氟多發布公告稱,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7.18億元至7.38億元,同比增長5173.71%至5320.61%。僅在第三季度,公司便實現歸母凈利潤4.1億元至4.3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多氟多解釋稱,公司新材料產品市場需求旺盛,量價齊升,盈利能力大幅提高。資料顯示,公司新材料主要有六氟磷酸鋰、電子級氫氟酸等。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供需兩旺,上游材料集體漲價,六氟磷酸鋰更是一漲再漲,供不應求。 從上游到下游,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今年全面高熱,相關公司更是喜報頻傳。目前已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的公司中,同比增長超10倍的6家公司中,有5家與新能源汽車有關。 例如,延安必康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5.5億元至6億元,同比增長4207.51%至4599.10%。第三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2.46億元至2.9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公司表示,下屬子公司九九久科技新能源產品受市場需求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
-
10
-
09
瀏覽次數:1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 近年來,我國車企借力雙循環、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等東風,在品質提升、技術創新、品牌向上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嘗試,成效顯著。一汽紅旗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旭表示,快速成長的中國市場和日漸崛起的汽車工業是中國車企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國內消費環境轉變,有利于自主品牌的發展。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投入,新紅旗提升了自主品牌產品的質量,進一步縮短了與國外汽車品牌的差距。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孫亦炯表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擴大內需成為關鍵,為中國品牌集體向上構建了主場優勢。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表示:“品牌向上最基礎、最重要的還是汽車品質的提升。質量和品牌是企業的命根子,絕不要沒有質量的規模,絕不要沒有效益的速度。”技術突破則是品牌向上的重要支撐。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云飛表示:“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自主品牌才能真正站牢站穩。”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發展則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上汽通用五菱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周钘表示,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利好政策密集落地,消費者對新能源車輛的接受度日益提升,這是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發展的大好機遇。孫亦炯說:“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時代,傳統賽道的壁壘正在瓦解,所有品牌處于同一新賽道,大家都擁有無限可能性。”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副總經理陳卓認為,智能化、電動化、...
發布時間:
2021
-
10
-
08
瀏覽次數:1